什么是影响我们不断进步最核心的要素?
什么是影响我们不断进步最核心的要素?是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吗?因为没追求,就没动力,理想越是远大,动力就越强劲。貌似有理想但不行动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现状是起点,追求是终点。不主动,不行动,只能站在原地。什么环节会影响到主动、积极与行动呢?我认为是心态。
心态的开放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得到帮助的多与少,决定了我们认知的高与低,决定了我们遇到困难与诱惑时的选择,进而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追求目标的坚定性,反过来又会作用到心态的更加开放。
人的内心中有两种力量:理性(逻辑与事实)与感性(情绪与认同)。理性的力量越成为主导,心态开放程度就越高,反之则心态开放程度就越低。
在自己的观点遭到质疑,做法被否定,精心准备的作品被批得一无是处时,本能的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如若本能的去争辩,誓死要捍卫自己的观点时,你就听不到,也根本不愿听到不同的声音,心态就是封闭的。
情绪上来了,「我就是对的」声音掩盖了一切。但不欢而散后能冷静下来,能认识到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多少回忆起一些有价值的不同观点,并能再次主动与之进行碰撞,这就是理性的力量回来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你不可能永远是对的,即使是对的,程度也不一定每次都是100%,心态就会打开,不同声音才有可能涌进来。
这还不是心态开放的高手,高手是在碰撞过程中遇到挑战,自我防卫本能反应一出现,马上能意识到要冷静,进而能耐心倾听,对不理解的环节不断提问搞清楚,明确表达出对自己在哪方面的触动给与感谢。这叫虚怀若谷,心态开放到极致终会海纳百川。
不要面子,才能有面子。
被指出有问题时一定会感到没面子,特别是当众且直接时,为了维护面子而拼命辩解,真有问题的点就会被屏蔽。面子不值钱,保住面子也不是目的,找到问题真因得以改善进步才是目的,持续这样做才会获得真正地尊重。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展示好的一面,掩盖不足之处是人的天性,但掩盖不足就能彻底埋葬不足吗?肯定不会。直面问题才是应有的态度,也只有直面问题才有可能找到答案。有很多时候,自己根本是发现不了问题与不足的,要非常感激指出我们不足之人,给出不同观点之人,提出激烈批评之人。忠言逆耳,会让人不舒服,不舒服还要说,多不易啊。说你爱听的好不,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越能听进去逆耳忠言,逆耳忠言才会越多,才会发现更多问题,促进自我进步与成长。
没有痛苦,就没有进步。进步就意味着要突破原有认知的极限,突破极限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当自信满满被打碎,当原有成功的经验要重构,当从头再来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累积没有任何成就感,当深挖问题触及到内心深处禁地要被曝光时……不痛苦才怪。但当我们坚持不懈,兼听而明之,不断反思与尝试,就会苦尽甘来。经历这一个过程,当痛苦再次来临,不是本能地逃避,而是为站在开启新天地入口处而感到欣喜。
自大与自信,区别在于自我认知。当是菜鸟时,一般不会太自大,没经验更无战绩荣誉傍身,没自大的基础。也不自卑,刚上战场,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有的是满眼的可能与希望。随着时间流逝,经验多了,成绩有了,自大就有了土壤。当我是对的,我真是厉害,满眼看去也没谁了的情况久了,自大修炼成功,前进的脚步也就此打住。自信与自大有何不同?苏格拉底说:「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为自己取得的成绩骄傲,更为诸多未知领域问题的探索而谦逊,这才是自信应有的模样。
一年到头没有痛感就危险了。真正痛苦过几次,次数多少不关键,它只是进步的源头,如何对待各类的痛苦才是核心。而心态的开放是从痛苦中汲取营养,进行反思,加速自我进化的催化剂。面子很重要,里子更重要,满招损,谦受益。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我觉得如何选择都行,只要脑袋与脚步是一致的就行,新的一年苦尽甜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