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 | 卓有成效的两个“敌人”
01
第一个“敌人”,是组织。
书中,德鲁克这样写道:
在组织中,管理者必须面对四类非其本人所能控制的现实难题。每一类难题,都是机构内在因素造成的,与他的日常工作也是分不开的。每一项现实难题都在向他施加压力,使他的工作难以取得成果和绩效。
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致力于使工作卓有成效,(组织的)现实必将迫使他一事无成。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如果我们从工作的情形来替管理者下一个定义,我们简直可以说他是组织的囚徒。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而事实上每一个人也正是这么做的。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
对医生来说,病人的主诉便是重心,因为那是病人认为的重心。而一位管理者所关切的,却是更复杂的世界。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去做的,哪些事情只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
如果管理者被迎面而来的一连串事务所左右,那他不久就要穷于应付了。也许他具有了不起的才干,足以应付得了,但实际上他却是在浪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把原本可能达成的有效撇开了。
3.身在组织当中,协作很难。
管理者处于一个“组织”之中,他们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别人的成果。对管理者的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人物,往往并不是管理者直接控制的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人,即所谓“旁系人士”,或是管理者本人的上司。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与这些人主动接触,不能使这些人利用他的贡献,他本身就没有有效性可言。
然而,知识工作者彼此之间最难协调,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是知识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有各自的专长,各自的志趣。
4.被内部事务所困,逐渐看不到外部的情况。
每一位管理者,通常他总以为组织内部的事才是与他最密切相关的现实。即使他要认识外部世界,也是像戴上了一副变形的眼镜。
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举例来说,企业机构的成果,是通过顾客产生的,企业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须通过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务,才能转变为收入和利润。
在组织内部所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
但是,管理者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只是组织的内部,组织内部才是他最密切接触的。内部的种种关系和联系,内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以及种种错综的情况和意见,不停地由各个方向向他袭来。
除非他能付出特殊的努力,使自己与外界保持直接的联系,否则他必将日益局促于组织内部。他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他的注意力就越容易为内部的问题和挑战所困,而不能看到外部的情况。
02
第二个“敌人”,是知识时代。
想象一下流水线上的场景。工人们的工作任务、标准是非常清晰的。因此当时人们更关注的是效率。但今天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环境的快速变化、创新的要求,使得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标准变得模糊了很多。效率(efficiency)已经不够了,更重要的是有效性(effectiveness)。
因此,德鲁克在书里说:
有效性,只是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的一种特殊技能,而知识工作者直到最近才逐渐增多。对体力工作而言,我们所重视的只是效率。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正确”(to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把正确的事情做成”(to get the rightthings done)的能力。
唯有做“正确”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有效。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
事实上,这也是德鲁克一以贯之的、最核心的思想。德鲁克在后面一再强调,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够让自己和团队始终做正确的事情。
03
卓有成效不是天赋,是习惯。
实践经验越丰富,对德鲁克提醒的这两个“敌人”,感受就会越深。甚至我们会有强烈的感觉,应对上面这些挑战,需要管理者具备一些天赋。而且看看身边,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更适合做管理者。
德鲁克完全不赞同。
他认为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可以清楚地表明,世上并无所谓的“有效的个性”。德鲁克说,自己认识许多有效的管理者,他们脾气不同、能力也不同;他们所做的事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不同;他们的个性、知识和志趣,也各不相同。事实上他们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各自不同,但却有一项共同点: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换句话说,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
他还特别警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
“在担任管理职位的人中,真正卓有成效者,殊不多见。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准。但是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
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相反,在每一个机构中,总会有一些极为有效的勤勉人士,当别人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一般人常误以为忙碌就是有干劲的表现),那些有效的勤勉人士却像龟兔赛跑的童话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到达目的地。“
才干 X 五项习惯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进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