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艺事业部降低核心工艺次品率到2%
文/特艺事业部 陈怀平
在集团三年战略目标指导下,特艺事业部2018年度的战略目标分解内容之一:降低核心工艺的次品率目标达到2%。截至10月底,核心工艺的次品率已由去年的5.15%降至1.66%。
为实现这一目标,特艺事业部对核心工艺订单进行了标准管理、防范管理、体系管控的调整和落实。
1、实施工艺车间管理人员月度绩效考核制度。明确统一工艺次品数据统计方法、要求。即:工艺次品率=总工艺次品数量(包括工艺车间次品数量+后道成品上工艺次品数量+工艺原因补裁数量)÷工艺生产总数量(工艺收进数量+工艺补裁数量),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和制度的可行性。
2、找到影响工艺次品因素,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在工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人。
3、建立完整的工艺制造过程作业指导书(包括流程、参数、动作描述等),形成特种工艺标准。由技术部发布工艺操作标准(包括流程、参数、动作描述、半成品整烫纸板、压褶后比对纸板、工艺整型纸板、工艺检验纸板、成品整烫纸板等),工艺生产按照技术工艺操作标准执行,如在生产过程中有需要改进的与技术部沟通,再由技术部完善工艺操作标准。形成个性产品,标准化管理操作。
4、在前期加大预防措施,实施订单风险评估评审。工艺车间主任、工艺组长、制版员、跟单员参加评审,让相关人员提高工艺质量保障和工艺难度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讨论确定工艺操作标准防范措施。
5、加大过程管控力度,由品控部到现场确认每单的工艺首件,合格后方可大批生产,及时与大货确认样衣、工艺单以及工艺比对纸板、工艺单参数核对褶型效果和尺寸以及疵点防范标准,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把问题解决在生产前期,避免造成批量性的质量事故。
6、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完善工艺标准操作说明书并组织全体员工培训。让员工都了解到成衣出货的次品、短装等对订单造成的经济影响,能够及时处理疵点,挽救次品。同时采取相关激励措施,不仅大大提升了员工积极性,而且次品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