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人的竞争
摘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2月刊
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能否将机器人大量引入物流行业,而是我们应以多快的速度引进机器人,以及如何做好迎接它们的到来的准备。
1、机器人工作成本约18-20欧元/小时。相同工作时间内,欧元区平均人工费用为14- 15欧元/小时。
    机器人正常工作平均花费为18-20欧元/小时,而欧元区人工操作的平均花费是 14- 15欧元/小时(法国为17- 18欧元/小时,比利时达20欧元/小时)。当然,只按时间单位成本计算并非最为准确,因为综合成本还会根据安装机器人的多少而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据此做出比较和判断。上述计算也不包括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但其结果足以凸显机器人化日趋提升的重要性。
2、长期来看.机器人成本越来越低,而人力成本将会持续上升。
    识别技术和工作环境分析能力的加速发展使人机合作变成可能,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机器人方案的环境成本。随着抓取技术的发展,现在市场上的机器人方案变得愈发低价、高效,同时也大幅度缩减了系统整合的时间。学习技能使机器人能够快速模仿人类行动,同时从自身的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这种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该技术更容易为小企业所获得,也使得物流业机器人化的趋势相比于制造业更加迅速和广泛。
    3、机器人化将使物流行业的货物搬运装卸成本节约20%-40%
   物流行业的生产和开发团队非常关注订单准备阶段。该阶段占储存与装卸搬运成本的40%-50%,而且耗时较长(最长可占70%的工作时间),附加值有限。机器人制造商承诺大幅提高机器人分拣效率。
在连续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下,机器人的生产效率是人工的4-6倍(可每小时处理800个货物)。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效率只有在销售周期加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机器人也没有达到100%自动化(最多达到80%),形状复杂或周转期极低的物品还是需要人工处理。初期保守反馈表明,机器人化可以节约20%40%的搬运装卸成本,具体情况会根据订单准备操作的复杂程度、仓库的布局等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这种程度的效率提升足以回报当初的投资。
然而,一些技术障碍仍值得注意。试点项目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包括混杂货盘的组成、高处堆叠和平放货物的稳定性、抓取不同包装或体积过大的货物。但是,相信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会得到解决。
4、在欧洲, 360万个物流工作岗位将被重新定义,未来10年内,欧元区将有150万(40%)个物流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
    法国至少有50万个非技术性就业岗位直接与物流业相关(装卸搬运车驾驶员、打包工人、其他仓库工作人员)。在欧元区15个领先国家中,这个数字接近360万。
物流业和汽车业的机器人化的对比显示, 15年之内,欧元区将会减少约 15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 (40%)。科技的加速发展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变化很可能在10年内就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