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绩效管理 有序推进绩效工作
——2014年3月22日邰总在《全员绩效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
 
一、绩效结果和绩效过程的关系
结果和过程是绩效管理中的两个重要要素,结果和过程的定义就是:结果就是绩效导向,过程就是过程控制。绩效作为结果导向,就是要把结果、产出作为评价一切人、事、组织的最终标准和原则,我们一定要坚守这个标准和原则;因为绩效导向,所以我们才会更加注重过程控制,注重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建立和机制的形成。
如果是以权力、人情、裙带关系为原则的组织,这样偏颇的组织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以绩效为导向的事情是一种毒素,它毒化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要自觉地对这种不以绩效为导向的标准、原则做有效的澄清。个人好恶、思维主观教条、系统性全面性缺乏等,都给我们以绩效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去判断、评价人和事造成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以绩效为导向的意识,要非常真实、清晰、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靠拢。
以结果为导向就要明确界定,不以个人的资质、出发点为理由,而是以最终结果来评判。把这个判断标准界定下来是因为绩效是创造出来的,我们一定把精力时间花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上,才能把绩效创造出来。以绩效为导向的意识,有助于我们在创造绩效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不断改进,有助于问题导向的形成和建立。绩效是在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优化、创造的。
二、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个人绩效是一切组织绩效的源泉。个人绩效带来了组织绩效,组织的成长源于个人的成长。
当企业规模小时,个人的作用比较凸显,但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人数以后,一定要靠所有的参与者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个人绩效。关注个人绩效,要千方百计进行个人绩效考评,让个人绩效显现出来,从而能够不断促进优化、持续增长。
《美国人如此强大》一文中提到在美国,新移民都要考公民常识,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是法制国家,这是什么意思?”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回答都是:“公民必须守法”。但美国给出的标准答案却是:“政府必须守法”。美国之所以是法制国家,就是因为它要求每个公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来确保政府权利受到约束。人权大于主权,对我们来说爱国就是爱政府,对美国人来说我热爱我的国家,但警惕我的政府。美国更强调个人权益、个人价值。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关注个人绩效,帮助个人成长,使个人绩效能够不断地得到承认、提高,这样才能实现组织绩效,这样的组织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要求。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让个人的专业性和效率提高了,现代社会的巨大成就都因为分工的不断细化。但分工的细化就造成协作的困难,跨地区、跨国别、跨行业的资源交换和产品交换,使协作变得更困难。改革开发后农村的承包责任制,就是绩效管理到个人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彻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这样的做法向城市以企业为单位的组织进行拓展,协作就非常困难。
现代企业的组织绩效错综复杂,各自站在各自不同的部门、工序的不同角度,对同一事情的理解也会不同。我们在尊重个人绩效的同时,要明确个人绩效的评价标准来自组织绩效,组织绩效的评价来自外部的市场和客户。
站在个人的角度看绩效,是比较自我的、狭窄的,但从组织绩效的角度来看就会更完整、更系统、更前瞻。我们强调个人绩效的同时要关注组织绩效。个人绩效的大小,不在于个人的能力,而是要看个人的胸怀、境界,要看对组织绩效是否高度理解、是否具有高度责任感。对组织绩效关注的格调,决定了个人绩效的格调。
企业中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也会有矛盾,也会相互交叉。如果对于个人绩效过于计较,整体绩效实现就会有困难。我们要关注别人、关注服务的对象,把上下游的客户服务好,个人绩效就会好。
众所周知的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塌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一架撞毁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坠毁。坠毁的这架飞机其实是直指白宫,机上的乘客知道了恐怖分子的意图,毅然决定牺牲自我,才避免了这场灾难。美国乘客之所以能够选择牺牲生命来实现组织绩效,正是因为美国强调个人权益、强调个人价值。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都是源于管理大师的思想。
三、管理和专业的关系
我们所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专业上,绩效结果的评价也是包含专业方面。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深入、越复杂、越快速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的难点很多时候不是专业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管理意识,要学习管理方法,要培养管理能力。
绩效管理导入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我们的专业也是从这里出发,专业体现在绩效目标、工作计划的达成,体现在系统管理。
作为制造业的管理者,我们常常要从自身反省,而很多管理者还停留在做事层面,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但这种管理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基于专业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专业的绩效的达成,将管理系统化、集成化,在计划组织、过程控制、带教和评估员工的过程中艰难地转变。
现在各种高性价比要求、个性化差异化要求都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只有提高专业水平,将系统管理做好,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客户的需求。产品质量好是团队的工作质量好,团队的工作质量好是团队人的质量好。如果我们不能在专业上提升、钻研,那么产品的个性化及差异化就不会形成细分市场和细分的专业优势。
系统管理的提升靠长期积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社会、行业洗牌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改变和超越自我,适应管理提升和绩效管理提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