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无奇不有的魅力
推荐:丁小琴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制衣》2014年11月刊
1 吸除空气有害成分的环保牛仔裤
大气污染治理已成为了人人关心的话题,大家尤其关心的是如何净化我们周围小环境里的空气?日前Catalytic Clothing公司研制出名为Catclo的液体洗衣添加剂,希望通过经其洗涤的普通衣物帮助净化空气。
通过光催化处理来分解空气污染物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漆、水泥、铺路石及自洁玻璃的制造中。Catclo的工作原理亦直接:经过洗涤使衣服的纤维里植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光照的环境下,粒子表面会形成自由基过氧化氢与水的反应,从而过滤大气中所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氮氧化物。Catalytic Clothing 公司的Helen Storey表示:“服装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在我们随意行走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就变成了最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既轻松无负担,又能保护环境,何乐而不为?
目前,Catalytic Clothing公司已测算了相关数据,他们估计,以谢菲尔德为例,如果整个城市里的人都使用这种洗涤剂来清洁衣物.每天可以减少3吨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即便如此,这种新技术仍然面临着
推广的重重困难。在同许多洗衣液巨头接洽后,研究者发现,将这一技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引入巨头们的现有产品线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 穿上就能飞白勺夹克
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穿上这件新型飞行衣从高空跳下翱翔吧!这件飞行衣主要由金属支架和高科技尼龙纤维组成,人穿上后展开双臂和双腿,看上去就像只蝙蝠。据说,从飞行学上来讲,这件衣服比鸟类或飞机更适合飞行。美国的极限运动员杰布•科利斯已经穿着这件衣服成功地在空中翱翔过了。
这件夹克的袖口和衣领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确是如此,这件夹克远比我们平常穿的夹克“聪明”。因为这款夹克可以和几乎任何一款蓝牙手机兼容,让使用者不单能够方便地接打电话,而且能够享受到夹克遮风挡雨的功效。
3 从人体获得能量的衣服
最近,澳洲的科研人员正在设计能够从人体获得能量的衣服,只需把电子装置插头插入你的外套,就能进行再充电。这种外衣利用新型装置把人体运动的振动能转换成电能,先进的传导布料将把这种能量导入灵活设置的电池。美国一所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则研发出一种新型纤维。用这种纤维制作成的衣服,能够将人体产生的温度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可以带动诸如MP3播放器等电子设备。此外,这些由体热转化而成的电能,还将有助于延长手机电池的续航时间。
4 能挡子弹的纺织电路板来了
我们都知道,使用最新的技术,我们可以3D出电子设备电路板。但是这种新科技有一个缺点就是:出来的电路板没有柔性。不过,香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纺织电路板”(FCB),它具备很强的柔韧性,同时也是不惧清洗。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开发FCB时,使用一种计算机针织技术,并融合导电纤维金属材料以及传统纤维,这些材料就如同普通电路板上的电路,纤维充当着一种缝合材料,能够确保所有的电路“各就各位”,同时也作为不同电路之间的绝缘体。
研究人员表示,FCB电路板可以拉伸、清洗、拼接、编织等。目前,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物质有着非常好的抗拉伸性,可将其拉伸300%,折叠100万次,甚至还可以经受住子弹的射击。这种材质有望应用在未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或军用设备中。
5 Joyfit推3D内衣
Joyfit的产品是3D的个性化女士内衣。在被问到如何能用3D造出内衣时,这家公司表示,他们的实际上是一些很容易转化为纺织物的添加物。
那么具体需要如何操作才能出一件合身的内衣呢?用户可以使用该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对自己的对胸部进行自拍,并将图片上传到云端。Joyfit则将对这些图片进行处理,以计算内衣的大小,并使用3D机将添加物出。随后添加物将被按照客户定制的设计裁剪成内衣的形状。此外,用户还能够定制个性化的附件,例如肩带。
当然,和其他3D材料一样,目前采用的这些添加物还是硬塑料制成的,但Joyfit附表示他们正在尝试采用更柔软的材料进行,以便制造出足够舒适的内衣。
6 可根据想法改变颜色的帽子
帽子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很常见,并且现如今的帽子也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功能。例如,有些帽子可以显示佩戴者的神经活动。但没有一款帽子像今夭要介绍的这款neurotiq一样外观惊艳,利用3d技术制作。
neurotiq是一位名叫kristin neidlinger的时装设计师,在machinic公司以及同事grantpatterson和nathan tucker的帮助下,创作出的一款外观非常奇特的头饰。这款neurotiq由如下零部件组成:一个emotiv脑电图耳机、14个3d的突触状光点以及尼龙编织物。
其中,这14个突触状光点被设计师称之为“globules(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都配有led灯,对应着14个emotiv epoc eeg脑波感应器,这些感应器被放置在穿戴者头部的不同的区域。“小水珠”(led灯)会根据感应到的脑波变幻不同的颜色以代表大脑的不同状态。
根据小水珠所显示的不同颜色,表示佩戴者不同的脑部活动。例如说红色为深度睡眠、橙色表示冥想、黄绿色则表示佩戴者十分清醒。不同的灯光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以及大脑不同部分所参与的不同活动。
除了展示大脑不同的活动之外,neurotiq的另一个功能则是在推劫所谓的"extimacy"或者叫“外部化亲密”。设计师neidlinger希望这款神奇的帽子能够帮助人们来处理交流障碍,以及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neurofiq的设计师kristin neidlinger这样写道:“这种新形势的沟通媒介,有可能对人们的交流方式有所改变。并且这些基于感性的设计,能够促进身体的意识、洞察力以及自发性,会非常有趣。”
neurotiq是kristin neidlinger的第一个3d技术作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材料实验。但现阶段我们所出来的还都是实心的物体,所以佩戴起来舒适度偏低。并且,neurotiq坚硬度的如同盔甲,所以很有可能影响身体活动。
针对这样的弊端,neidlinger想出了别的办法。将技术与传统的编织结合了起来,把这些“小水珠”与一些电子器件一起被织入了一个尼龙的编制物里,花费了大约61个小时。
而这些“小水珠”则是使用一台form l3d机,8-10个小时一个出来的。总体而言,全部3d过程历时102小时。目前这款产品还属于概念化产品,而设计师neidlinger将会尽快把这款neurotiq搬到T台。
7 新型“布机器人”即将大显身手
一种内嵌传感器、并能移动和伸缩的“布机器人”即将大显身手了。它们将会帮助未来的机器人获得拥有“触觉”的“皮肤”,成为增强人体力量和耐力的机器人外衣,减轻飞行员和宇航员航行时受到的冲击力,还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得力助手。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在构成机器人的棉质布料中,混合了由柔性聚合物制成的传感器和记忆金属制成的线状驱动器。记忆金属在加热升温时,便会蜷曲收缩,使布料“动起来”。
“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布料’只能通过导线感应电子元件发出的信号。但我们已经成功地将驱动与传感集于一体。”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丽贝卡•克莱默说,“我们利用缝纫技术,将线状驱动器和传感器缝进了布料中,因此这项技术具备了整合入现代纺织工业、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布机器人包裹在泡沫塑料或气球等材料表面后,便可驱动材料向所需方向往复弯曲变形,推动材料像尺蠖一般呈拱形前进;还可通过压缩不同部位,做出蠕动和滑行的动作。
布机器人包裹在泡沫塑料或气球等材料表面后,便可驱动材料向所需方向往复弯曲变形,推动材料像尺蠖一般呈拱形前进;还可通过压缩不同部位,做出蠕动和滑行的动作
该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系列将所需功能嵌入可伸缩“皮肤”的“软机器人”。未来,“皮肤”会嵌入更加灵活、抗震能力更强的电子元件,以适应太空活动,这将有效减少宇航员和太空飞船的携带重量;该技术还可用于便携式机器人,将特定“皮肤”功能布料覆盖于可变形设备表面,就能快速组装成适于星际探索的特定设备。
“我们甚至能为苍蝇设计一套机器服装。”克莱默乐观地表示,“借助外穿式机器‘皮肤’,任何物体都能具备变成机器人的潜能。”
克莱默领导的研究小组已将相关论文提交给美国芝加哥召开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国际会议。会议期间,他们还展示了一种可用于医疗支架和机械制造的硬度可变布料。
形状记忆聚合纤维使得这种布料具备了改变硬度的能力,该聚合物在加热后会产生相变,使材料变软,可用于特定部位的医疗固定。聚合物表面还覆盖有形状记忆合金,可在通电后升温使聚合材料软化。这种技术有望在未来令机器人技术更加高效节能。
克莱默表示:“通常,使机械的铰链关节活动或保持特定位置,都需要持续消耗大量能源防止关节的松弛。而现在新型布料在低耗能下就能锁定关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