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标兵风采
创新、热心的技术科长——陈怀平
陈怀平,45岁,特艺公司技术科科长。作为中层干部,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圆满完成技术开发任务;她关心下属,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一、 开拓创新,永不满足
技术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打样,有针对性开发新品并推荐给集团公司以及各种展会、目标客户。她从单一的热溶工艺产品,延伸到多元化热收缩、纸模、转移印花、激光切割等工艺产品,把新颖的、时尚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样品推荐给客户。
她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引进激光切割设备,开纸模、切割图案,不仅节省人力, 提高合格率,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赢来了许多大货定单;她改进纸模工艺,提高2倍的纸模使用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她通过多次实验,改用手工局部缝绞定型的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麂皮绒收缩衣由于膜纸收缩不稳定,不均匀,导致成衣不美观的问题,减少了废次品产生;她关注新款,学习、借鉴、模仿,推陈出新,举一反三,紧跟市场潮流;她认真研究,致力开发新产品,近年开发了仿T/C、阳离子格子、剪花绡、新丝绒等新面料产品成本,新增定单量10多万件。
无论是设备引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工艺创新,每一项创新都闪烁着她的聪明才智,每一款新样都凝聚着她的辛勤汗水。用她的话说:“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强者,但我不示弱,唯有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陈怀平科长不仅是个工作狂,更是个热心人。她上班在人前,下班在人后,从考勤刷卡,遵守规章制度,到言谈举止,处处为人表率。对客户,她热情耐心,服务力求完美;对下属,从工作表现、思想状况,到员工个人生活,她关爱有加。技术科“青蓝学生”、高校见习的学生较多,她经常找他们谈心,关心他们进步成长,不仅是学生们的领导,更像他们的大姐。她坚持诚心待人,加强对科室人员技能的培养,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努力践行华艺文化。
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和睦融洽,学习氛围浓郁,工作积极向上,处处都站在公司的前列。2008年,特艺技术科为目标客户打样3000多款,上万件,比上年增加了38.5%,赢得大货定单80万件,为公司从容应对金融危机作出了卓越贡献。技术科连年被表彰为先进集体,陈怀平同志也连年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
拥有“八大头衔”的“大管家”——周敏
周敏,29岁,江苏华艺集团针织公司事务员。
她在事务员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五个年头了。事务员说白了是个“不管员”,生产经营部门不管的事,她曾戏谑地自嘲拥有“八大头衔”:考勤员、人事专员、生产安全员、义务急救员、宿舍协管员、通讯报道员、质量环境体系内审员、杂七杂八维修员,事无巨细,她都得管。
她办事认真负责,待人真诚,以身作则。在这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个不平凡。
一、深入车间、心系员工。她经常利用去车间的机会来了解员工的需求,倾听员工的呼声,为他们解决问题,让员工全身心投入生产工作,无后顾之忧。只要员工需要,她总是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员工生病,她鞍前马后,协助寻医问药,她还自学了外伤的急救与包扎,服装缝制工经常会弄伤手指,她就成了急救护理员;员工鞋柜坏了,她会拿起工具悄悄地把它修好,当起维修工;员工情绪不好她会主动询问原委,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善良温馨的举动,让她赢得了员工们的信任。因为事务繁杂,她练就了走路一阵风的“竞走速度”。
二、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一直严格带头执行,就算有特殊情况也不例外。在她怀孕八个月的时候,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工作量一点也不肯减少。已经弯腰困难的她,就连换工作鞋也不肯特殊。用她的话来说,要求别人的,自己必须先做好。
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她是一个爱动脑的人。为了鼓舞员工的工作热情,她主动配合生产,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武,调动员工的生产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上,她善于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了让员工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喝水的地方,她还自己设计了一个既可以放茶杯又可以放包和头盔的架子。
四、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她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尽管她工作十分繁忙,当生产上需要临时突击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忙。为了帮忙出货,她通宵达旦也有好几次。
她数年如一日,以自己的真诚去赢得每位员工的尊重。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换来了大家的肯定和信任,以优秀的业绩被评为集团先进个人。
缤纷的缔造者——赵爱华
赵爱华同志,46岁,现任江苏华艺集团扎染公司染色车间主任。
她从事染整生产和基层管理工作20多年,长期以来,在传统扎染工艺创新、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和扎染染色科研方面,该同志能认真学习,勇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成为业内较有影响的特种染色专家。特别是近年来,该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科技兴县的号召,积极参与华艺扎染研发中心艺术染整科研项目研究和院企产学研活动,为华艺扎染工艺品牌建设、为江苏华艺集团成为海安“扎染之乡”排头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00多项,省级科研成果两项和200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海安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艺术染整科研成果进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2005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2008年,被江苏省职业技能监定中心授予服装制作类技师称号。在工艺上创造性地开发了丝绒扎染活性染、拔色、成衣涂料染色、硫化石磨酵素洗等技术,克服了原有工艺的单一性,丰富了产品的多样性,为企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解决了大量的生产技术难题。近年来,市场流行变化快,交货期短,客户消费个性化需求高,无论是每天生产计划的编排,还是每单工艺的设定和检查,无论是每台设备的成本节约,还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无论是新员工的带教,还是技术人才的培养,无不倾注了赵爱华同志的大量心血。
她团结职工,努力做职工的贴心人。工作上帮助、权益上维护、生活上关心。对遭受重大灾难的职工家庭,积极组织慰问和捐助,把企业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位受难职工的心上。正因为赵爱华同志的倾情付出,唤发出车间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现在染色员工队伍稳定,是一支最团结、最能打硬仗的队伍。染色车间连续8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赵爱华同志也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多次被集团评为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杭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