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至 中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双剑出鞘
《世界财经报道》日期:2008-10-09 09:34
继澳大利亚10月7日率先宣布降息100个基点后,一股全球减息浪潮席卷而来。10月8日北京时间当晚,美联储、英国央行、欧央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宣布共同减息50基点,瑞士央行宣布减息25个基点。
当晚七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另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决定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中国政府重拳出手主要是由于外部影响太大,“目前国际市场间的联动性超出原来预期”,此举对稳定市场信心是非常必要的。但他强调,这并不代表中国宏观基本面也出现了问题,“中国仍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大局是稳定的”。
另有专家表示,与美欧情况不同,中国目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企业贷款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银行惜贷、市场收紧所致。目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实际负利率的情况未改,降息实际作用不大。但考虑到美欧形势仍将继续恶化,为提振国内信心,央行降息亦在情理之中。
此外,社科院世经所所长余永定、原花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等专家均认为,目前,提振经济“减税比减息会更有效”,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
降息拐点已至?
范剑平指出,此次央行利率下调仍为结构性调整,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维持不变,三个月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8个基点至3.15%,六个月贷款利率下调9个基点至6.12%。其它存贷款利率皆下调27个基点。
范剑平指出,央行存款利率下调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形成一个对冲,减少了存款人的实际损失。
而社科院日前一份报告指出,美国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并不足以帮助美国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从次贷危机的漩涡中脱身,美国实体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报告执笔者曹红辉表示,从保证经济增速角度考虑,中国采取措施是必要,下调贷款利率有益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刺激投资热情。
沈明高也表示,今年3季度经济增速将会低于2季度,如果最近不出台一些“看得见的实际政策”,经济增速在4季度仍将下滑。“减息是有必要的”。但他坦言,减息对提振经济增长作用很有限的。因为目前是市场对经济下行的预期太强烈,银行不肯贷款;企业因资金成本高和对产品销售预期下降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此外,鉴于通胀水平较高,减息的空间有限。
余永定则认为在他看来,中国未来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其原因在于:
首先,本轮通货膨胀从根源上“是经济过热的结果”。此类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过热数个季度甚至1年以上。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仍高于潜在经济增速,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
其次,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
他强调,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在外部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适时降息利于掌握宏观调控的主动性,但不应因此动摇中国反通胀的首要目标。
范剑平指出,自8月份以来,全球通胀压力已经开始减弱,全球经济放缓进一步减轻了这种压力。就中国而言,8月份以来通胀已经在不断下降,至今年年底有可能降至3%以下。由于明年有些月份翘尾因素为负,实际通胀水平会更低。
不过他指出,这都是就短期而言,考虑到美国的救市计划会释放更多流动性,又将为下一轮全球通胀埋下祸根。
减税更有效?
余永定表示,要遏制通胀,促进结构调整就必须“拧紧货币供应的水龙头”。但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会导致出口形势恶化,经济增速下降。为此,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他强调,贸易顺差意味着用实际资源换取越来越不值钱的美元资产,或干脆为美国缴纳铸币税。“中国与其继续出口廉价商品,换回美元,还不如由财政部出钱把企业无法在海外销售的产品(衬衫、鞋子等等)统统买下,无偿送给汶川地震的灾民。”
沈明高亦建议政府出台“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放开粮价管制,让农民切实得到粮价上涨的好处;在完善农民工社保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化进程。
曹红辉则表示,一方面政府应该减少企业所得税以减轻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再生能力和投资热情。(世界财经报道http://finance.icxo.com)另一方面应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与此同时,加大医疗和社会保险投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加大轨道铁路和高速公路、农田水利投资等。上述措施一方面会拉动投资,同时也会刺激消费,利于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政府有关智囊机构近日已经向中央提出建议,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元。并建议2009年发行中央长期建设国债2000亿元,重点用于灾后重建、支持“三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等产业发展项目。
余永定还指出,尽管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但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超过10%,就业形势依然良好的时候,出台财政刺激方案似乎还为时过早。
在他看来,中国应该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此同时,放松对汽油、电力、粮食等产品的物价管制,实行相对价格的调整,改善资源配置,从而增加供给。并继续坚持人民币升值的方针,不仅仅是对美元的升值,而且应该是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
范剑平指出,通常意义上,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更有效,但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灵活,在当前情况下及时采取货币政策是应该的。从长远考虑,仍应该结构性调整税费,促进环保节能的税依然要征收,同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适当下调。对于这次储蓄存款利息税暂时减免,他认为对财政收入影响很小,“利息税从来就不是一个主要税种”。
全球九大央行集体降息遏制金融危机
《世界财经报道》日期:2008-10-09 09:29
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联合世界各国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紧急协同减息,以遏制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1.5%。
欧洲央行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3.5%。
英国央行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4.5%。
加拿大央行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2.5%。
瑞典央行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4.25%。
瑞士央行宣布减息25个基点,至2.5%。
阿联酋央行宣布将借款利率下调150个基点,至1.5%。
中国央行决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8日上午,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
7日晚,澳洲中央银行大幅减息1厘,创1992年以来最大减息幅度;以色列央行昨日亦突然宣布大幅减息半厘到3.75厘,于本月12日起生效。
美联储及其他央行关于降息的联合声明
北京时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及其他央行联手采取降息措施。以下是各大央行关于降息的联合声明全文:
为了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已进行长期紧密磋商,并已采取了提供流动性支持、减缓金融市场紧张状况等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
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减缓,原因是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大幅下降。通货膨胀预期已逐渐缩小,但仍对物价稳定有重要意义。最近金融危机的恶化,增大了经济成长的下行风险,同时也减小了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
因此,鉴于部分放松全球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成熟,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今天共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日本央行对上述央行的降息行动表示强烈支持。
联储降息行动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决定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降低50个基点,降至1.5%。FOMC是在经济活动萎缩、通货膨胀压力减小的情况下实行降息政策的。
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最近几个月以来的经济成长速度已严重减缓。此外,金融市场动荡形势恶化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和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从而抑制开支成长。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很高,但FOMC相信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下跌以及经济活动前景的疲软已经降低了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
FOMC将审慎监控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
在FOMC今天的政策制定会议上,投票支持降低基准利率的有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副主席蒂莫西·盖纳(Timothy F. Geithner)、伊丽莎白·杜克(Elizabeth A. Duke)、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W. Fisher)、唐纳德·科恩(Donald L. Kohn)、兰德尔·克罗兹纳(Randall S. Kroszner)、桑德拉·皮亚纳托(Sandra Pianalto)、查尔斯·普罗索(Charles I. Plosser)、加里·斯特恩(Gary H. Stern)、凯文·瓦尔许(Kevin M. Warsh)。
同时,联储董事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将贴现利率降低50个基点,降至1.75%。降低贴现利率的动议是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出的。
IMF半年度报告:全球经济面临70年来最严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天在此间发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美国经济事实上可能已经陷入了衰退,全球经济也正在面临七十年来最危险的经济危机。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即将举行的年度会议前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天发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该报告说,自二00七年八月美国次贷危机(聚焦美国金融漩涡)爆发以来,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在过去的六个月中,这种危机不断恶化,危机在九月进入“动荡新阶段”。
报告指出,受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下滑,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百分之一点六,明年则可能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美国可能已经事实上陷入了经济衰退。报告还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放缓,增长率只会达到百分之三点九,到明年将下降到百分之三。这将是二00二年以来最低的年增长率。
IMF认为,金融危机也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深受其害。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开始明显放缓,一些国家还同时面临通胀上行的压力。不过在一片灰暗的报告中,IMF特别指出,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仍能维持在百分之九点三的高增长水平。
IMF和世界银行今年年度年会将于下周一在华盛顿举行。IMF发表半年度报告《世界经济展望》,为出席年会的世界各国专家以及此间理论界定性当前经济、直面全球经济衰退现实提供了论据。